北极星启明之路【第二十四期】——清醒有主见

来源/王梦妍

本期领航官:王梦妍。中共党员,日本语学院2019级学生,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曾任日本语学院分团委学生副书记、2021级新生班导生。综合成绩保持在年级前7%,连续每学年度获得校综合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曾获日本语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第一名、校第十二届模拟招聘会大赛第四名、第17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等。在秋招期间斩获网易、字节跳动、CVTE等多家500强企业offer

关键词:清醒有主见

“学姐,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的话考什么?考不上怎么办?考上了会怎么样?”、“找工作的话本科毕业有竞争力吗?能做什么?薪资什么水平?”这是最近这段时间熟识的学弟学妹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恰逢分流时期,大家都很迷茫和焦虑,所以我把自己的故事和看法讲给大家听,给大家一个思路或是未来选择的佐证,但不是唯一正解,对大家而言。

在我大学的前两年里,我是一个十分贪心的人,希望自己在学生工作中承担主要角色,也希望在学业成绩上名列前茅,所以那时候每天都很忙碌,但可能我生来就是自虐狂或者抗压能力在一点点加强,从不觉疲惫很是乐在其中。也许是那时候两方的强度都不算大,我这碗水端得还算平,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我必须要选择一方的时候,变得格外艰难——即将大三,面临着是否要继续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抉择。因为大三是考研备考的最佳时期,所以这其实也是一道考研or就业的选择题……

于是我带着和大家现在一样的迷茫和焦虑踏上了第一次实习之旅,那年冬天我选择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目的很纯粹——找答案。在北京,我遇见了许多人,听了许多故事,接到了远方家人的电话,也终于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刚上班的第一天我见到了我的leader,在几天的接触之后我了解到他毕业四年,先后在美的、苏宁、京东等大厂工作过,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对我也很照顾。我们在工作之余也会谈论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梦妍你有什么打算?”我说我可能暂时想要直接就业,他沉默。在之后的某一天,我们一起加班到很晚,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他劝我继续考研读书,他用在职场摸爬滚打四年的经历告诉我一个好学历的重要性,那晚之后我直接工作的想法有了些许动摇……

之后的一周左右,我们组新来了一位实习生姐姐,她刚从德国留学回来。我们慢慢熟络了起来,经常一起吃午饭,一起在园区散步,我从不避讳地表达对她留学经历的羡慕,觉得那好像是遥不可及的高度,或者说我觉得那是和研究生一样的,找工作不愁的通行证。但她也时刻表露出对像我这样年轻的渴望,她说在国外那么多年,现在回国还是在从头做起啊,相比应届生那样的新鲜血液,她看不到多少优势。她建议我趁年轻去不同的领域闯闯,反正年轻有太多可能、有太多重新规划路线的机会,用考研的时间去职场历练,也许会有惊喜。就这样我又开始凌乱……

在之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在这两者间反复横跳,好像一个人打了一整场辩论。所以我打算再听听其他人的建议,给远方的哥哥打去了电话,但是打完之后我陷入了更高层次的崩溃之中……哥哥曾经在北京做过几年的项目经理,现在回老家创业。在打这通电话之前我预判他会给我A或者B,但没想到的是他给我提供了另一个选项——去考公务员,或者走选调生。我忽然想起在我决定去北京之前,我的导员老师就曾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总觉得你的方向不在这,你适合走选调生。”但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可是人都是这样,当你听到了两个一致的答案时思想就会向那一方倾斜,那段时间也流行着“工作的尽头都是编制”这样的说法,于是我又开始了解从政这条路……

当我突然打开了信息闸,不同的声音就从四面八方来,逐渐将我淹没,慢慢濒临窒息。于是我在北京十里河的一个小青年公寓里放声大哭,然后心满意足地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一早醒来我无比轻松,大哭了一场仿佛驱走了心里所有的无关紧要者,我似乎找到了我的正确答案,这实在很神奇。

劝我读研的leader在过去四年里从事的是市场运营岗,后来他到了这个互联网公司接触到了IT,感受到了计算机的魅力,所以想继续深造做项目经理,其实当初在和我聊天的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备考中科院的硕士学位了,当然现在他已经上岸了,我们时常还有联系。

劝我直接工作的留学生姐姐学的是通信工程之类的专业,在国外Gap了两年,大我六岁,她说她们那个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吃的是青春饭,年轻一代拥有极大的竞争力,现在她在一家国企工作。

劝我考公的哥哥在一线城市待了很多年,他说他在北京被工作占据了全部,没有自己的生活,所获得的回报只有高薪和频频出问题的身体,他慢慢感觉到自己精神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觉得安逸且稳定的生活真的很舒适,所以他现在在老家开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每天都很自由。

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面对的其实并不是同一道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答案。每个人的题干都是独一无二的,再相似也不相同,用自己的题干去匹配别人的答案,又怎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也许未来我们都会向往当初没选的那条路,无限美化那条路的光鲜,其实不过是因为我们当下选的这条路还没有走完走好。但我们当然也要听其他的声音,接受不同的建议,只是时刻都要保持清醒和自我思考。

于我个人而言,我深知高学历的体面光鲜与高效能,但我详细咨询了考研机构老师后发现没有我真正热爱且适合的领域可选,无论是老本行语言、新兴的媒体,还是未来高薪的计算机、研发或金融,我也不擅长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做更精进的研究,这就意味着我没有足够的内在驱动力支撑着我在当下走完考研这一程,结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我选择暂时放弃考研这条路;我是一个勇于挑战和冒险的人,敢于承担高风险,也向往高利益,所以体制内的安逸和小县城的幸福也不适合我;因此非名校出身的我毅然选择在一线城市找好工作这条路上全力冲刺,我相信一定有机会也一定有可能!在坚定了大方向后我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结识已经成功入职优质企业的学长学姐,听他们的见解、向他们学习经验、了解市场现状;带队参加商赛、互联网+等大赛培养市场敏锐度、积攒经验;参加模拟招聘会大赛经专业导师指导、打磨简历、提升面试技能;去一线城市优质企业实习,不断试错、摸索发展方向……

从暑期实习到秋招,我记不得做过多少场测评、笔试、群面、单面,我只记得有在早上八点起来写了满满三篇社会现象论述后的不解、有在和九位高校研究生共同探讨项目发展方案听不懂他们专业术语时的无助、有在最后一轮高管面时被临时要求日语对答的慌乱、有在面试六轮信心满满后收到拒信的无奈……但奇怪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无比享受,我会弱化每一次失败,放大每一次成功,我想这也是对我选择的一种肯定吧。最后的最后我相信也有运气的加持,我在一众offer中选择了南下去广州,因为我实在喜欢夜晚珠江的晚风,喜欢那个钢铁森林里充满光亮与自由的城市,所以人生的第一站我选择在那里发展。但是我仍有自我提升的需求啊,两年后我也许会考一个MBA来充盈自我、结识精英,因为起码现在看来,MBA这种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划更适合我一些,但也许那时候我又有了全新的规划,毕竟未来会发生什么谁又说得准呢,所以请始终给自己留有选择的权利。

家庭不同、性格不同、处境不同、想法不同,其实我们在人生路上都在做着不同频的事,所以在迷茫的时候其实不需要听那么多声音,只是保持清醒、安安静静地想想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自己想要什么并专注去做就可以了,自渡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

要永远有主见,错了就错了,大不了重来就是比别人慢一些罢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共勉。

责任编辑/刘前方


上一条:“奋楫笃行,春满人间”日院青年说演讲比赛决赛强势来袭 下一条:​“亿”些干货|有“记”可循 (三):优秀笔记经验分享展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