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为我校带来一场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科研处主办,日本语学院、日本研究院协办,日本语学院姚艳玲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讲座中,束定芳教授以海伦凯勒为例,讲解了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语言能够形成人的思想、抽象思维、想象力,而学习外语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概念世界,能够丰富我们的视野和内心世界。之后,束定芳教授从“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局限”“人工智能(认知)与自然语言的关系”“语言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束定芳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是不能理解语言的,它是识别语言、将语言进行匹配的结果。在人类语言中,“every rule has a exception,every exception has a rule”,语言具有创造力;目前人工智能还未触及智能,且没有创造性,人的创造力是远超过人工智能的。



随后,束定芳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瓶颈是语言。机器基于文字的“一维训练”无法取代人脑“全息时代”之间的映射。语言背后有强大的概念系统支撑,包含各种生活场景等等。人是在场景中学习语言的,人工智能暂时无法处理场景中的“歧义”,在深度学习方面还需努力。



束定芳教授概述了人类智能的六个特点:(1)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不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语言有一定影响;(2)语言是推动认知能力发展的工具;(3)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4)语言交流依赖共享的背景知识;(5)语言表达具有模糊性,有时甚至违反逻辑,但语境和经验使得人们可以相互理解;(6)语言规则可以突破,形成语言创新。最后,束定芳教授从语言与人类、认知、社会、文明、神经五方面介绍了语言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本次学术讲座期间,束定芳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在场同学认真聆听、深受启发。




主讲人介绍:

   

     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著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1996,2008)、《隐喻学研究》(2000)、《现代语义学》(2000)、《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2004)、《认知语义学》(2008)、《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2010)、《中国外语战略研究》(2012)、《认知语言学研宄方法》(2013)等,主编《新目标大学英语》(2016)、《高中英语》(上外版)(2020)等教材系列。








上一条:学术讲座 | 林正军教授就语言研究的话题与视角做学术讲座 下一条:学术佳作介绍丨朱铁城《陨落:战后日本国家转型失败及其历史后果的政治经济学》

Page top